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方案》,海南要創新投融資模式,依法依規拓寬資金投入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探索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加大投資力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相關資金支持,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
生活垃圾處理是指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以及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的處理,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有衛生填理技術、焚燒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可以達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這一市場前景廣闊。
生活垃圾處理的流程根據垃圾的流向來看,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產生、收集、運輸和處置四個環節。生活垃圾產業鏈包括:環衛機械設備、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生活垃圾處置與資源化利用。
上游:環衛機械設備
一、環衛車輛產量增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水平不斷提高,疊加市場化進程加速推進,我國環衛裝備行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中國專用汽車行業月度數據服務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環衛車輛產量從2010年的3.32萬輛增長至2018年10.70萬輛,年均增長率達15%。政策對環衛車更新優化的支持力度不減,環衛裝備的水平和更新換代仍將持續,疊加行業發展過程中特定事件(新能源、垃圾分類等)對產銷量的刺激,環衛車以及環衛設備的需求仍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二、環衛專用車的設備總量增加
在需求和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環衛專用車輛設備總數穩步增長。2011年起,環衛專用車的設備總量突破10萬臺,并且以超過15%的復合增長率持續擴展。2018年,全國城市市容環衛專用車輛達到25.25萬臺。2019年,隨著全國垃圾分類的進一步推行,預計城市市容環衛專用車輛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2020年預計突破30萬輛。
三、環衛車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穩步增長
目前國內市場對環保設備的需求比較強勁,在產品研發上的投資比重正在不斷加大,研發的總體進度非常迅速,環衛車方面相關專利申請數量也開始穩步增長,新產品在不斷出現。從2010年全國環衛車方面相關專利申請數量19項,2018年增長204項。